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核医学检查方法。它通过引入放射性核素进行显像,然后使用CT解剖定位,将两者图像进行融合,既可以显示出病灶功能代谢的状态,也能更好地显示病灶及周围细微结构的变化。PET-CT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肿瘤筛查、分期和评估治疗反应等方面,能够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病变,并判断是否存在其他脏器的转移。
产品功能及使用方法
早期诊断:PET-CT能早期诊断肿瘤等疾病。由于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摄取显像剂能力为正常细胞的2-10倍,形成图像上明显的光点,因此在肿瘤早期尚未产生解剖结构变化前,即能发现隐匿的微小病灶(大于5mm)。
安全无创:检查安全无创。检查所采用的核素大多数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元素或极为相似的核素,且半衰期很短,所接受的剂量相当于一次胸部CT扫描的剂量,安全高效,短时间可以重复检查。
准确诊断: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能提供有价值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信息,同时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能帮助确定和查找肿瘤的精确位置,其检查结果比单独的PET或CT有更高的准确性。
快速全身检查:PET-CT一次全身扫描(颈、胸、腹、盆腔)仅需近20分钟左右,能分别获得PET、CT及两者融合的全身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可直观地看到疾病在全身的受累部位及情况。
性价比高:PET-CT可早期发现肿瘤,确定性质,其治疗费用较晚发现减少1-5倍,生存时间提高1-5倍,甚至10倍;一次检查就可准确判断大多数肿瘤的良恶性、是否有转移,避免了多种检查延误疾病诊断或者制定错误的治疗方案。
产品维修保养
定期维护:PET-CT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成像。建议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清洁、校准和测试。
环境控制:PET-CT设备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恒温、恒湿和防尘。建议将设备放置在温度为20-25℃、湿度为40-60%的环境中,并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内部部件。
软件更新:定期检查和更新设备的软件,以确保其运行稳定和功能完善。建议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软件更新,并备份重要数据。
故障排查: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排查和维修。建议保留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以便于故障排查和维修。
培训操作人员:确保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成像质量下降。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维护和保养PET-CT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成像,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支持。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